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70年前,怀揣着保家卫国伟大理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经此一战,侵略者陈兵国门的图谋被粉碎,新中国从此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震惊世界,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经此一战,人民军队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谱写出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英勇无畏,铸就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胜利!在中南大,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
郑昌济:随时准备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10月23日上午10时,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郑昌济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一句话时,郑老开心地笑了起来,他说道:“那个时候我才18岁。”时光回溯,这一句话将我们拉回到71年前。直到现在,郑老都清楚地记得每一个重要的时间点:“1949年9月,武汉刚刚解放,我觉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救,所以就想要参军。”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1950年10月25日,郑昌济跟随38军坐火车从东线的集安县出发,到达朝鲜满铺。38军由112师、113师、114师组成,郑昌济所在的114师用他的话来讲是38军中的“小老弟”,擅长守阵地。而当时他们的连队,一人只有一把38步枪、80颗子弹,这就是当时每位志愿军的所有配备,甚至一个连也只有4门炮。与武器先进的美军相比,这注定是一场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战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郑昌济自踏上这片战争的土地时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向军械员申请了一颗手榴弹,想着如果到了紧急关头要自己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也就是刚才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我们就是凭着正确的战略、有效的战术以及高涨的士气,为了保家卫国,才打赢这场战争的。”
回想起战争场景,郑昌济如此形容:战场上就只充斥着两种味道,一种是火药味,另外一种就是血味。他坦言,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青年学生来说,刚开始时确实害怕,但后来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我的战友们和我一起同生共死,我没有什么牵挂,全身上下只有从家里带出来的一块手表,我把我的所有都奉献出去,这就是我的价值。”郑老笑着说道。
为了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相抗衡,他们往往采取夜间进攻的战术。在攻打394.8高地的一次战役中,郑昌济的右腿被美军炮弹炸伤,弹片至今还在右腿中未能取出。负伤后,郑昌济回到武汉疗伤。1953年,郑昌济进入荣军学校继续学习、复习功课,1954年,他考入中南政法学院,成为中南政法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后留校教书,1988年就任中南政法学院副院长,直至退休。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郑老将他的人生奉献给了国家与学校。
温暖的秋日阳光透过窗,郑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铁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他的荣誉勋章与一个人民志愿军慰问袋,岁月的流逝为这些珍贵的回忆打上了时光的烙印,它们永远熠熠生辉。
“进军号嘹亮地叫,战斗在朝鲜多荣耀,就算我们今天流点血,能使我们的祖国牢又牢,不被炸弹炸,不被烈火烧,我们的父母常欢笑。”郑老吟诵着这一首歌,这也是他一生的信念。
张维扬: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1年10月底的某天晚上,我们进入朝鲜,到达对岸一看,满目疮痍,断垣残壁,没有一栋完整的房子,在昏暗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我心中荡起一股无名怒火,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还记得横渡鸭绿江的时候,赴朝的军列从安东(现名丹东)方向驶来一辆伤兵车,停在锦州,我看到车上除了医务人员外,全部都是缺胳膊断腿的,我的心一下紧缩起来。”87岁高龄的张维扬激动地说。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张维扬毕业于中南军政大学,被分配到中南军区通信学校。1951年秋,100名毕业于通信学校的学员前往天津东局子的华北通信团紧急培训,准备开赴朝鲜战场参战。
奔赴朝鲜前,张维扬被分配到23兵团某团担任小型无线电台长,算是一名“小官”, 3名报务员、12名摇机员、一匹骡子,这便是他全部的“家当”。一过鸭绿江就连续5天5夜急速行军,为了减轻负担,保证行军速度,他们将挎包里的牙膏、肥皂全部扔掉。某天夜晚,队伍走在陡峭的高山上,右边就是万丈悬崖,摇机班班长把一个铁桶斜套在头上,既可以挡雨,又起到了给战士们引路的作用,大家便循着若隐若现的白光蹒跚前进。每到宿营地,战士们就立马忙碌起来,有的架天线,,有的挖防空洞,有的摇发电机。有时遇到很长的电文,他们往往需要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下脱掉棉袄,一摇就是几个小时。
到达朝鲜后,张维扬所属部队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南市,他们的任务是在该市附近修建一个军用机场。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机场初具规模。正当他们庆祝完工时,敌机已对准跑道俯冲下来并投下炸弹。“扔下的炸弹有的当即爆炸,有的延迟爆炸,这下可把战士们的肺都气炸了,谁也不甘心一个月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大家都踊跃报名去挖定时炸弹,我也报名了,可领导不准电台技术人员参加。”
在清除电台驻地附近的一颗定时炸弹时,战士们在以弹洞为圆心、半径为25米的圈趴下,指挥员一声哨响,第一名战士提着铁锹飞奔到弹孔旁使劲全身力气挖掘5分钟,再一声哨响,第二名战士跑去接班……挖出那枚炸弹后便套上绳子向远处河沟里拖去,然后引爆。战士们就是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奋勇排弹的。
1954年,张维扬转业后到红安县文教科工作,因性格开朗深得大家的喜爱。他喜欢打篮球,在部队时就是主力军,还成为了新洲、红安、麻城三县联队的主力队员。1956年参加高考,被武汉大学录取,毕业后在原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等高校教学30余年,桃李满天下。张维扬说:“我们应该以平常人的心态,处事达观,待人友好,教育下一代,做一点力所能及且有利于我们这一伟大时代的事,不辜负长眠于地下的战友。”
陈克文:抗美援朝志愿兵的“教导员”
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1933年10月陈克文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在湖南邵阳导群中学读书时,是学校第一批团员,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强。1950年底,为响应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号召,他积极投身于号召知识分子参加军队运动中。1951年1月,陈克文来到武汉,在第四军械学校接受军队教育,真正成为了一名志愿军。第四军械学校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培养的摇篮,主要对志愿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培养上抗美援朝前线的军事技术人才,同时为前线回国后的人员提供再教育。”学校对学员要求很高,学习任务重,训练强度大,生活管理严格。因为在校表现突出,陈克文还未毕业时就被安排留校任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员刚入伍时,很多人哭的很厉害。一来是因为想家,毕竟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学员;二来是因为训练很苦,学员是在铺满煤渣的路上训练十五。但经过培养之后,我们的学员都非常骁勇善战。在某场战役最后,有一位战士用拼刺刀的方式,以一敌三灵活地突出重围,将敌人消灭。但拼刺刀后至少要休息三个月才能正常工作。”
1953年陈克文因身体不适住院接受治疗,在此期间他自学数理化,干部转业后于1956年参加高考,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录取,后来到我校工作。“我们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希望新时代的青年能够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前有千千万万中国志愿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谱写壮美华章;后亦有一波又一波支援力量,在后方拼尽全力,保障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在抗美援朝这场战役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不仅有中南大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有响应抗美援朝群众运动的中原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他们或踊跃报名奔赴前线,或捐钱捐物,为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中原大学力量。
中原大学校友:血肉之躯扛起家国重任
在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队伍中,同样有一批中原大学的校友,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在枪林弹雨中经历生死考验,用血肉之躯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原武汉市纺织局离休老干部、年逾九旬的老战士游骥,是参加过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共和国功臣,也曾是中原大学的一名学员。1949年,他离开就读的中原大学加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950年随部队从武汉出发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1952年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直至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才结束30年的军旅生活。2019年,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河南卫辉市离休老干部、92岁高龄的苏炳南同志是一名曾战斗在抗美援朝后勤供应线上老英雄。他于1948年进入中原大学学习,毕业分配到二野,进入中原军区后勤部第五兵站。1951年,苏老所在的中原军区后勤部第五兵站赶赴前线。当时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朝鲜战场,根本顾不上和家里人交代,在朝鲜稳定住以后才给家里写了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打仗,后勤供应非常重要。苏老所在的兵站主要负责运输物资。在备战工作中,苏炳南荣获三等功。
回忆当年的烽火岁月,苏老说道:“1952年,在朝鲜战场上,那次我们去执行任务,牵着骡子,骡子身上驮着炮弹往前线运送。当时觉得天快黑了,应该没事,趁着夜色就在路上走吧。没想到还是引起了敌军的注意。四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空围住了我们,情况非常紧急。可是,当时我们周围都是平坦的地面,没有地方可以躲避。他们扔了炸弹,大概以为全炸中了,然后就趾高气扬地飞走了。三头骡子炸死了两头。有一个小同志,广东的,姓陈,他被弹片划伤,鲜血直流。我们立刻给他做了包扎,把他抬到了后方。还有一次,我们俘虏了一个美国兵。我们的飞机击中了美军的飞机,飞机落在了山上。飞行员也掉在了山上,我们去山上把他押了回来。可是我们都不会说英语,后来找了个会讲英语的,和他对话,把他押送到了后勤部。”
93岁高龄的老兵黄传心,1951年从中原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炮兵第一师的一名年轻战士。
生前曾任宜昌市委党校副校长的王永团同志1948年10月至1949年2月在河南开封中原大学读书。1949年2月,新中国成立前夜,他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踊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十军29师86团宣传员。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王永团同志穿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服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炮火硝烟中英勇战斗、光荣负伤,右眼完全失明,穿过眼底蚕豆大的弹片,留在颅脑深部无法取出,被鉴定为二等甲级伤残。
抗美援朝运动一开始,全校师生就迅速开展时事学习,举行时事报告会,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广大师生还纷纷走上街头,用标语、漫画、传单、演讲等方式,宣传抗美援朝的政治意义。1950年11月中旬,学校有574人报名参军赴朝。
同时,学校成立了抗美援朝行动委员会,组织时事学习,发起“一封信运动”“一千元运动”“做慰问袋、写慰问信运动”等活动。慰问袋上面多绣有“多打胜仗”、“胜利之花和平战士”等字样,内装有毛巾、围巾、鞋袜、手表、手帕、手套、牙刷、牙膏、肥皂、钢笔、日记本、地图、口琴、腰带、念章、贺年片、党章、团章袖珍本等生活及学习用品。
1950年12月,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联合发出关于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纷纷写信,缝制慰问袋。短短几天,全校师生共献慰问袋433个,慰问信1511封,慰问金473750元(旧币)。12月6日,朝鲜前线大捷,平壤收复的电讯传来,校园一片欢腾,群情振奋,立刻发出电报,祝贺平壤收复这一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1951年1月,教育学院发起救济朝鲜难民捐献运动,捐款300多万元(旧币),并有大衣、绒衣、毛衣、棉被、毛毯、金链、金戒指等大批实物。同时,还发起向志愿军捐送文化食粮活动,捐献书刊2000余册。
1951年6月学校开展了全校性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校部及文、财、教、政各院热烈响应,很快掀起捐献热潮。财经学院发起“武汉教工号”飞机捐献运动,文艺学院掀起捐献“鲁迅号”飞机热潮。一个星期时间,全校捐款总数约3.1亿元(旧币),同时政研班也向志愿军捐款2.4亿元(旧币)。文艺学院还以灵活多样的创作演出,配合和推动着学校运动的开展。戏工队演出大型话剧《考验》;美术系创作宣传画154幅,招贴画10幅;音乐系创作歌曲62支,创作室和戏剧系共创作剧本12个,说唱7篇,歌词34首,诗25首,小说散文6篇。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国家不会忘记先锋,中南大更不会忘记为国奉献的每个中南大人。崇尚英雄,学习楷模,让英雄丰碑矗立在每个人心中。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像英雄那样坚守,像模范那样奋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部分资料来源:
1.《中原大学校史》
2. http://news.hbtv.com.cn/p/1736718.html
3. https://kuaibao.qq.com/s/20190927A0LR6M00
4. http://www.hnedutv.com/gonews?id=17803
5. http://jinian.zupulu.com/jiwen/show?jwid=31928